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个假期,有不少人选择旅游过节。
不过随着假期结束,赏秋黄金季到来,时间充裕的“银发族”将取代白领及家庭游客,成为节后出游的主力。岭南控股广之旅国内游总部常务副总经理江向华表示,预计国庆假期节后旅游市场将迎来一波老年人赏秋出游高峰。
当许多人因为时间、经济的限制,无法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时,很多老年人却早已过起“一边养老、一边环游世界”的生活。
广东省旅居养老首发团
特别是近些年来,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体对于旅游的需求,旅居养老这一新形式开始兴起。与一般的老年游相比,旅居养老更强调休闲康养,注重旅行过程中的健康服务和文化体验,让老年人“走出去”更安心。
什么是旅居养老?与传统旅游有哪些异同?为何能让老年人“走出去”更安心?
广东省旅居养老首发团(下称首发团)近日结束了行程返回广州,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广东省旅居养老首发团
与旅游相比,旅居有哪些不同?
“不累”“节奏慢”是首发团的很多老人共同的感受。
团员刘伯说“跟其他的旅行团相比,旅居团最大的特点就是慢节奏,住下来,安顿好,每天或两天去一个地方游玩或参观。上午去玩中午回来睡一觉,下午上课,理疗,或者和朋友聊聊天,这样子慢节奏,轻轻松松非常适合老人。”
这里摘录一段首发团的行程安排,大家可以自己感受这种闲散、舒适的节奏。
旅居养老是一种什么体验?这个团的老人带你了解
而与旅居不同,旅游的行程更为紧凑。
陈姨退休后热衷于旅游,经常参加各类旅行团,饱览各地风光,但是旅行团的快节奏让她“叫苦不迭”。“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每天怎么都睡不够。”
她曾参加过一次云南旅行团,行程6天5夜,每天需要赶赴3到4个景点,一天中有近5个小时的时间在大巴车上度过,节奏快,密度大。这样的行程安排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都稍感吃力,对于老年人来讲更显“艰难”。
记者查询了网上不少自称“夕阳红”的旅游产品,发现这些“夕阳红”旅行团的行程安排与普通的旅行团并无分别,并没有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做出相应改动,只是简单地将普通旅游产品的“旧瓶子”贴上“夕阳红”的“新标签”。
参加旅居养老,老年人最关心什么?
参加旅游,游客最关心的是景点的质量,景色是否优美,历史是否厚重等,那么参加旅居养老,老人家最看重什么?
当记者询问首发团成员时,收获了这样的回答:“参加旅居最重要的当然是配套保障,包括吃住条件、服务、医疗保障,其次是价格,要能承受得起,周边的景点是第三位。”
在首发团的行程安排中,中医理疗、健康养生项目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行程中每天都安排了健康巡诊服务,同时穿插安排中医理疗项目体验服务。
与此同时,老人们的住宿场所也被选在了养老公寓,与传统的酒店相比,这里的房间设计专为老年人打造,配套有适老化家具,如洗手台加装扶手、茶几采用圆形设计,避免棱角碰撞等,房间中还配置有紧急呼叫系统,老人一旦感觉身体不适,可以第一时间呼救。
在餐饮上,餐食既有当地特色,又营养全面,少盐少油,更加符合老年人的口味。
有参与活动的长者这样评价旅居团:“活动内容丰富,寓教于乐有趣。生活安排细致,居住环境清净。饮食营养全面,少盐少油合理。团员和谐相处,充满欢声笑语。文娱生活多彩,书法唱跳观影。生活助理贴心,处处关爱老人。”
如何参加旅居养老团?
旅居这么好,那么该如何参加呢?
记者搜索了广东省内多家知名旅行公司的网站,发现并没有专门的“夕阳游”或“旅居”版块。而向销售人员咨询旅居养老,很多旅行公司也明确告知目前并无此类服务提供。
很多旅行社暂无旅居服务
如果不通过旅行公司呢?记者在网络搜索发现,虽然网络上存在大量旅居养老平台,但是大多没有提供具体的旅居流程、购买服务渠道。网站内容也多以旅居养老概念宣传、公司实力展示为主。记者搜索半晌,仍无法找到一个旅居养老团报名入口。
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讲,旅居养老仍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这是因为虽然“旅居养老”的理念逐渐被老年人接受。但真正意义的“旅居养老”产业,在国内才刚刚起步。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战略研究所所长王海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从事旅居养老服务的机构,要么只有‘旅’,这类服务有不少‘夕阳红’旅行社在做;要么只有‘居’,这类服务有很多养老机构在做。而‘旅居养老’是将‘冬飞南方,夏徙北地’式的‘候鸟式养老’与‘分时度假’完美融合的一种养老方式,这种旅居养老服务,还没有几家机构能够做得好。”
不过围绕着旅居养老,政府、民间力量也在不断探索。
在去年10月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上,广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民政厅就共同签署了旅居养老合作框架协议,四省将发挥在气候、环境、文化等方面的互补优势,推进旅居养老合作。
而在今年8月29日,广东省养老服务业商会举行的旅居养老论坛上。广东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希望旅居养老这一养老服务新形式从理论探索走向实践创新、从市场自发走向规范有序,为广东省的老年朋友带来养老服务新体验。
南方日报记者 汪棹桴